一.SPI重要性:
1.根本上是由印刷機對SMT的重要性決定,錫膏印刷質量對SMT品質效率至關重要;
2.為神木3D比2D重要:

二.SPI技術主流:
1.基于激光掃描光學檢測:

2.基于摩爾條紋光學檢測:
三.SPI市場主流:
1.*早激光掃描光學檢測,摩爾條紋光學檢測為主:
在SPI技術發展中,科學家們發現莫爾條紋光技術可以獲得更加穩定的等間距,平行條紋光,從而大大提高高精度測量中的穩定性,韓國SPI率先采用新的技術-莫爾條紋光技術,經市場的反復的驗證,莫爾條紋光在高精度測量領域有著獨特的技術優勢。
全球*早開發SPI開發商 Cyber optical 已將原來的激光技術改良為莫爾條紋光(光柵)技術。
早期Cyber-OpticalSPI SE-300采用激光條紋光技術,Cyber-Optical *新產品QX-500,已由激光改良為的白色選通照明裝置(即莫爾條紋/光柵)。
2.莫爾條紋技術特點:

1874年,科學家瑞利**將莫爾條紋圖案作為一種測試手段,根據條紋形態和評價光柵尺各線紋間的間距的均勻性,從而開創了莫爾測試技術。隨著光刻技術和光電子技術水平的提高,莫爾技術獲得極快的發展,在位移測試,數字控制,伺服跟蹤,運動控制等方面有了廣泛的應用。目前該技術應用在SMT的錫膏**測量中,有著很好的優勢。莫爾條紋(即光柵)有兩個非常重要的特性:
1).判向性:當指示光柵對于固定不動主光柵左右移動時,莫爾條紋將沿著近于柵向的方向上移動,可以準確判定光柵移動的方向。
2).位移放大作用:當指示光柵沿著與光柵刻度垂直方向移動一個光柵距D時,莫爾條紋移動一個條紋間距B,當兩個等間距光柵之間的夾角θ較小時,指示光柵移動一個光距D,莫爾條紋就移動KD的距離。這樣就可以把肉眼無法的柵距位移變成了清晰可見的條紋位移,實驗了高靈敏的位移測量。
這兩點技術應用在SPI中,就體現了莫爾條紋技術測量的穩定性和精準性。
四.SPI應用模式:
當生產線投入使用全自動印刷機時:
1.桌上型離線用:新產品投產時前10-20片全檢;進入量品連續檢查5片;
2.連線型全檢用:杜絕**錫膏印刷進入SMT貼片機;
3.連線印刷閉環;連線三點聯網遙控;

連線三點鏈接反饋;

4.SMT車間MES系統完善。
